.

孔孟颜曾四圣裔辈分用字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6904 更新时间:2016年10月26日01:52:48 打印此页 关闭
孔、孟、颜、曾四个姓氏,被称作四圣裔,也就是分别将先祖追溯到孔子、孟子、颜回、曾参(曾子),所谓的“四圣”。这四个姓氏享有皇帝御赐的辈分用字排名,其中孔、孟、曾三个姓氏的排名用字相同,但辈分有差:
明洪武33年(1400)御赐10字:
希言公彦承,弘(宏)闻贞尚胤(衍) 。

清乾隆5年(1740)御赐10字:
兴毓传继广,昭宪庆繁祥。
道光19年(1839)御赐10字:
令德维垂佑,钦绍念显扬。

民国9年(1920)孔子76代衍圣公孔令贻报北洋政府批准20字:
建道敦安定,懋修肇彝常,裕文焕景瑞,永锡世绪昌。

其中六十一代“弘”为避乾隆皇帝讳改为“宏”,第六十五代本为“胤”字,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,而将“胤”字改为“衍”字。
目前我查到的情况是孔姓希字辈是第56代,承字是第60代;孟姓的与孔姓一致,希字是第56代。曾姓貌似是从第62代开始使用御赐辈分用字,是“承”字辈,此后与孔孟一样。

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存在这种代差。孟子比孔子要晚,有的说“受业于子思”,有的说“受业于子思门人”。这里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。如果是直接受业于子思,那孔子是孟子的曾祖辈,也就是大三辈。所以孔子的56代孙,按理说应该和孟子的第53代孙使用同一个辈分用字。因此孟姓整体都往上提了三辈。

然后,曾参是孔子的弟子,按理说比孔子小一辈。所以孔子的60代孙,应该和曾子的59代孙同辈;但目前是和曾子的62代孙同辈了,也就是说曾姓也整体往上提了三辈。

其实这种御赐辈分的事情,本身就是后人为了各自的目的(包括皇帝)给弄出来的。说实话孔子不是所有孔姓人的祖先,孟子、曾子也不是所有孟姓、曾姓人的祖先。但因为他们名气太大,后人全部都附会他们了。

最后再说一下颜姓。因为孔子的母亲姓颜,所以颜姓不能采用孔姓的那一套字辈,因此有另外的一套御赐字辈排行:
颜姓大致有两套字辈:第一套: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-90世共30字。
61-公、62-重、63-从、64-嗣、
65-胤、66-伯、67-光、68-绍、
69-懋、70-崇、71-怀、72-士、
73-锡、74-振、75-承、76-景、
77-世、78-廷、79-秉、80-培、
81-克、82-建、83-永、84-沛、
85-昭、86-启、87-裕、88-显、
89-兆、90-守(同第二套90世“肇”字套入)。
第二套: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《颜氏通谱》康熙恩赐的74-105世32字。
74-崇、75-怀、76-宗、77-邦、
78-其、79-泽、80-允、81-昌、
82-家、83-学、84-克、85-复、
86-道、87-德、88-昭、89-扬、
90-肇、91-庆、92-宏、93-祚、
94-应、95-毓、96-国、97-良、
98-惟、99-思、100-一、101-本、
102-继、103-起、104-有、105-常。
不过现在部分地区的颜姓(以东北的为主)也采用了孔孟曾三姓的辈分用字,是从何时开始的就不知道了。说实话这样不妥当。

此外,孔子的其他杰出弟子,有的姓氏后人也采用了孔姓的字辈,这个可能也是皇帝准许的。比如说冉姓、闵姓、卜姓、端木姓的一部分,等等。


作者:徐驰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0318239/answer/86007154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

上一条:怎样预测儿童成年后的身高 下一条:简谈多音字的起源